版本
标准配置全部为典型配置,例如立体声和 5.1,其中各个声道的名称都提示点了相应扬声器的布置。例如,“Height Back Left”声道放置在听者的背后和左侧,并位于空中。
在 4.x 和 5.x 配置中,只有一对扬声器不在前方,因此“侧”声道或“后”声道之间没有区别。它们都是“环绕”的同义词。对于这些配置,我们选择始终调用环绕声声道 SL 和 SR,其中“S”代表“surround”(环绕声)。这导致做出了有些武断的决定,即将 4.x 和 5.x 配置的环绕声声道 SL 和 SR 映射到 6.x 和 7.x 配置的侧声道 SL 和 SR,而不是后声道 BL 和 BR。 这种偏好的合理性在于 5.1 配置中的环绕声扬声器的首选角度(正如 Dolby 所提倡的)可以匹配 7.1 配置中的侧扬声器的角度。
For more details, see 5.1 Virtual speaker setup and 7.1 Virtual speaker setup on the Dolby website.
![]() | 备注 |
---|---|
目前还没有办法配置 Wwise 将 4.x 或 5.x 配置的环绕声声道连通到 6.x 或 7.x 配置的后声道。 |
鉴于归一化系数的随意性,Wwise 下混不执行归一化。因此,从具有较多声道的配置下混到具有较少声道的配置后常常会造成响度增大的情况。设计师应该根据他们的喜好在总线音量上使用 State 或 RPTC 来处理归一化。